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Pearson电流互感器老化判断与处理技巧

Pearson电流互感器老化判断与处理技巧

更新时间:2025-08-22   点击次数:2次
  Pearson电流互感器作为高精度电流测量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测控等领域,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电流计量与设备保护精度。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互感器易出现老化问题,及时判断并处理可避免安全隐患与数据偏差。​
 
  一、老化判断:从外观到性能的3重检测​
 
  1.外观直观检查​
 
  老化初期常伴随外观异常:查看外壳是否出现裂纹、变形,若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绝缘外壳可能发黄、脆化;检查接线端子,若存在锈蚀、氧化痕迹,或端子螺丝松动,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影响信号传输;观察铁芯部位,若出现渗油、受潮迹象(如内壁结露、绝缘纸变色),说明内部绝缘性能已下降,需重点关注。​
 
  2.绝缘性能测试​
 
  使用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测互感器绝缘电阻,正常情况下,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对地绝缘电阻应≥1000MΩ(环境温度25℃、湿度60%条件下)。若测量值低于500MΩ,表明绝缘层老化;低于100MΩ时,绝缘已严重失效,易引发漏电或击穿事故。测试前需断开互感器与外部电路连接,清洁端子表面,避免油污影响读数。​
 
  3.精度数据比对​
 
  通过标准电流源进行精度验证:将Pearson电流互感器接入标准测试回路,分别通入50%、100%、120%额定电流,用高精度电流表(精度0.05级)对比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电流。若误差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范围(通常为±0.2%~±0.5%),如额定电流下误差>±0.5%,说明铁芯磁导率下降或绕组匝间短路,属于典型老化现象。​
 
  二、老化处理:分场景制定解决方案​
 
  1.轻度老化(外观完好、绝缘略降)​
 
  若仅绝缘电阻轻度下降(500~1000MΩ),可先清洁互感器表面及端子,用 C₂H₆O擦拭氧化部位;对铁芯及绕组进行干燥处理:将互感器置于40~50℃通风环境中烘干4~6小时,避免高温烘烤损坏绝缘层;处理后重新测试绝缘电阻,达标后可继续使用,同时缩短巡检周期(从季度巡检改为月度)。​
 
  2.中度老化(精度偏差、局部损坏)​
 
  当精度误差超标但未出现严重绝缘失效时,需联系专业机构进行维修:更换老化的绝缘纸、密封胶条,修复松动的绕组接线;对铁芯进行退磁处理,恢复磁导率;维修后需重新校准精度,确保误差符合标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后续每6个月需进行一次精度复核。​
 
  3.重度老化(绝缘失效、结构损坏)​
 
  若出现外壳破裂、绝缘电阻<100MΩ,或维修后精度仍无法达标,需直接更换新的Pearson电流互感器。更换时需注意型号匹配:确保新互感器的额定电流、准确度等级、安装尺寸与原设备一致;安装后进行通电测试,验证电流传输稳定性,避免因型号不符导致测量偏差。​
 
  定期对Pearson电流互感器进行老化检测,根据老化程度采取对应处理措施,既能保障电流测量精度,又能避免因设备老化引发的电路故障,延长整体系统的运行寿命。
返回列表返回顶部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 :  IPD电源的过载保护与安全性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