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温度这一物理量转换为易于测量和处理的电信号(如电压、电阻或数字信号)的装置。它是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最基础的传感器之一。
一、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类型:
1. 热敏电阻(Thermistor)
原理: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特性。
特点:
优点:灵敏度极高(变化幅度大)、价格低廉、体积小。
缺点:测温范围较窄(通常-90°C ~ 130°C)、响应非线性(需要校准)、易自热影响精度。
应用:家电(空调、电饭煲)、手机电池温度监测、医疗设备等需要高精度但范围不大的场合。
分类:
NTC(负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最常见。
PTC(正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常用于过流保护。
2. 电阻温度检测器(RTD)
原理:利用纯金属(如铂、铜、镍)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稳定增加的原理。铂电阻(Pt100, Pt1000) 是最常见和最稳定的。
特点:
优点:精度极高、稳定性好、线性度好、测温范围较宽(-200°C ~ +850°C)。
缺点:价格比热敏电阻贵、灵敏度较低(电阻变化小)、需要外部激励电流。
应用:工业过程控制、实验室仪器、医疗设备、高精度测量领域。
3. 热电偶(Thermocouple)
原理:基于塞贝克效应,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导体一端焊接在一起(测量端),当测量端与另一端(参考端)存在温差时,回路中会产生电动势(电压)。
特点:
优点:测温范围极广(-200°C ~ +2300°C,取决于类型)、坚固耐用、响应快、可测量高温。
缺点:精度相对较低、输出信号小(微伏级)、需要冷端补偿、线性度较差。
应用:锅炉、涡轮机、发动机、工业窑炉等极端高温环境的测量。
4. 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IC Sensor)
原理:利用硅半导体的PN结特性,将传感元件、信号放大、AD转换和接口电路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特点:
优点:线性度极好、输出信号强(直接输出数字或模拟电压信号)、使用简便、性价比高。
缺点:测温范围窄(通常-55°C ~ +150°C)、响应速度慢、不耐高温。
分类:
模拟输出:如LM35(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成正比)。
数字输出:如DS18B20(单总线协议)、TMP36(I2C或SPI接口)。这是目前最流行的类型,尤其适合单片机(Arduino, Raspberry Pi)项目。
5. 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IR Sensor)
原理:检测物体表面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通过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计算出物体表面温度。
特点:
优点:不接触被测物体,不会影响其温度场;响应速度极快;可测量移动或危险物体。
缺点:精度受物体表面发射率、距离、环境光线和雾气灰尘影响较大;通常比接触式传感器贵。
应用:人体额温枪、工业设备过热预警、食品加工、科学研究。